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安全管理
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 致知论坛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致知”论坛暨学术沙龙第十六讲 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李晶教授作学术讲座

2025年1月17日,学院于8C206会议室举办“致知”论坛暨学术沙龙第十六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李晶教授来作学术讲座,题为“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本次活动由院长覃永华主持,由学院相关学科方向的教师及研究生参会听取报告并进行学习。

李晶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药用植物评价与转化利用。药用植物与高血压疾病:以肠道与肠道微生物为新靶标,研究药用植物在高血压病理中的作用机制,探索药用植物、肠道微生物生态与肠道及其相互作用在高血压疾病预防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药用植物活性物质:以药用植物次级代谢与肠道益生菌代谢为中心,研究关键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推进相关产品开发。

李晶科研成果丰硕,以第一作者或合作者身份在PNAS、Hypertension、Circulation research、Gastroenterology、Mucosal immunology和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 ,并建立了肠道微生物和人源的肠道三维类器官的药物筛选与评价技术。

此次学术沙龙李晶教授从专业知识层面,讲解到肠道微生物研究可借助创新模型与技术,深入挖掘其与疾病(如高血压)的关联。这说明微生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参与人体健康复杂调控网络,拓宽了对疾病机制的理解维度。在科研方法上,李晶教授团队跨学科融合思路(植物学与微生物学、医学结合)极具借鉴意义。将药用植物研究与肠道微生物、疾病模型结合,为药物研发开辟新路径,启示我们要在学习中要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领域知识解决问题。

在问答环节有同学提问肠道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哪些限制。李晶教授回应,目前检测技术虽有进步,但在精准度、成本和检测速度上仍需优化。比如一些先进测序技术成本高,难以大规模临床推广,且对样本处理要求严苛,容易影响结果准确性。还有研究者关注肠道微生物与其他器官系统疾病的关联。李晶教授指出,肠道微生物不仅与肠道疾病相关,还通过“肠-脑轴”“肠-肝轴”等与神经系统、肝脏疾病等存在密切联系,这也是团队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之一。


作者:彭田、张亚轩   责编:   审核:   上传: